鼎帷洞见

决战武汉,静待五一

关于当前疫情的八个判断

判断一:全国存量住院确诊病人预计到3月底基本出院,存量住院病人主要集中在武汉,预计不超过1000-2000人,到四月下旬将会清零;

判断二:湖北非武汉地区疫情已经被控制,武汉确诊病例会经历从20-100,0-20两个阶段的盘整,最终归于平静;

判断三:如果武汉在3月中旬降到个位数,那么四月中旬左右武汉住院病人会清零,全国住院病人清零;

判断四:我国政府会力争在五月上旬促进WHO宣布解除PHIEC;
判断五:国际各位由于防范疫情标准不一,对我国的输入性病例可能会长期零星存在;
判断六:疫苗与有效药的研发是将此传染病降低的关键,当针对性的抗体与特效药出现后,此病将转化为普通疾病,抗体可能是突破的重点方向;
判断七:三月中旬小部分地区开学后,四月份更多省份会陆续开学,五一全面复学的可能性极大;

判断八:第二、第三、第四季度或是近几年来单季度GDP增长新高,宏观经济政策会在实体、出口、农村、投资相继出台,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。

 

全国差异化的复工两周,各地疫情防控效果不错,达到预期目标

          各地陆续复工已经2周,我国针对新冠肺炎的科学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从每日新增数据看,已有江苏、陕西等10省连续14天新增为0,河南等11省连续7天新增为0。全国2/3的省份从内防扩散的角度基本控制了肺炎的社区传播,并陆续调低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级别。其他有12省近期由于散发个案、外来输入等不确定因素,仍处于较为严峻的防控局面,不能掉以轻心。

 

图一

数据来源:各地卫健委、丁香园(包括港澳台地区)
 

       各省份正在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级,个别省份已经降到四级响应,鼎帷相信这些响应在3月份中旬开始还会不断增多。

 

除湖北外,防疫压力主要集中在防控外部输入

        从全国(除湖北)2月14日到3月5日每日新增确诊人数趋势来看,除2月20日因山东省监狱集中感染病例上报202例导致数据大幅增加以外,全国基本数据处于稳步下降的态势,近期在20人以内徘徊。但受海外疫情爆发影响,大量人员返华,带来输入性病例的风险大大提升,使得目前的全国防控局面从内防扩散逐步向外防输入转变。

 

图二

注:“/”前为输入性病例个人,“/”后为新增病例总数,“%”为输入性病例占比
 
图三
数据来源:各地卫健委、丁香园

 

        从主战场湖北每日新增的确认人数来看,已经连续数日稳定在200人以内。现有疑似正在被逐步消化归零。然而每日100-200例仍然处于较高位水平,今天传来消息降为50例以内。可喜的是,湖北除武汉地区连续8日新增确诊患者保持个位数,并于5日首次出现0例。最后的决战会聚焦在了武汉。在全国数以万计医务工作者的驰援下,武汉的疫情将逐步趋稳,并在百位数内形成拉锯战,3月7日,终于突破50例的单日最低。但坚信湖北及武汉最终将在3月底内完成归零,当然偶尔的零星反复也会存在。

 

图四
数据来源:各地卫健委、丁香园
 
图五

数据来源:各地卫健委、丁香园

 

图六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全国存量病人人数持续下降,每日出院病人在1000-2000人。从目前的下降趋势来看,排除新形成的社区聚集性爆发等因素,存量病人将在3-4周内全部治愈或在低位徘徊(重症病例),也就是在3月28日前后基本消化存量病人。算上1-2个隔离期确保无新增病人,预计全部在4月5日前后疫情治疗攻坚战基本宣告结束。全国统筹医疗力量的集中发挥的力量显著,帮助湖北地区有效降低了死亡率,提升了治愈率,并减少了患病人群的社区传播。

 

图七

图七

数据来源:各地卫健委、丁香园、鼎帷大健康研究院

 

未来疫情的最大威胁在防止境外的输入

        相比于国内防控疫情,全球的疫情防控情况更令人担忧。韩国、意大利、伊朗等国均出现了大规模的爆发和社区内感染。尤其意大利、伊朗分别为旅游、宗教的全球中心城市,大量的人员流动在所难免。近期北京、甘肃、浙江的新增病例绝大部分为上述国家返华人员,对于入境人员的防疫成为下一个阶段的重点,并将一直持续到全球疫情的基本缓解。这点需要有一定周期的奋斗准备。我们也应该持续性的跟踪美国、日本、新加坡等国的研发成果与相关政策,为更为精准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。

 

图八

数据来源:各地卫健委、丁香园

 

我们的胜利目标会是在五一节吗?

       尽管疫情得到了基本控制,但是WHO宣布解除PHIEC仍需要3个月为周期的会议评估。经过连续2个月的数据追踪,鼎帷认为,3月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防疫进入防范巩固期,而武汉进入决战期,北上广深等外来人口聚焦地进入了防输入的关键时期。我们坚信3月底基本新增确诊数将下降到个位数。而4月底住院人员全部出院,为WHO宣布解除PHIEC提供坚强数字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我们静待五一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需要警惕对此病全面的科学认知之后,存在做好长期的防治准备,这点从中央策略与国际舆论来看存在极大可能。也许疫苗的出现,才是本次传染性疾病的终结。

 

宏观经济政策

       我们预测:基建、地产会在一线、二线市场有一波较大行业,三、四线由于过去三年红利消化殆尽,所以一二线城市的地价在年初已经创出新高。对于新经济,特别是5G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的发展必然加快投入,促进中国经济加速转型升级发展,这轮基础建设是为了抢占新经济的制高点。汽车消费国家应该会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给予分城策略化的解禁,并给予消费税降低等措施鼓励汽车消费。各种扶持中小企业的经济政策必然推出,目的是保住中小企业的现金流、保生存、保就业。春耕之际,为了保障14亿人粮食稳定问题,相关农业政策也必将推出,确保口粮安全,也防止农村极小部分人口因此而返贫,这是中央今年必保的任务。出口在5月初WHO宣布解除PHIEC状态后,应该也会有一轮促进出口的政策。上半年国家队的各种投资项目会改变节奏提前投放,下半年应该会出台政策鼓励民间资金接棒继续投资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保证农业生产不受影响的基础上,确保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,并加快新经济投入,同步加快出口、投资、扶贫政策,确保今年全年经济工作任务的完成,确保扶贫攻坚战胜利收官。

 

产业经济受益

第一、新经济的加速投入

        一是结合5G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底层技术基建的全面铺开,相关产业投资必然加大,相关新经济更加速成为新动能;二是由于5G等新技术的使用,相关高端制造、产业运用、软件配套等产业也将迎来快速发展。三是数字经济会加速发展,相关数字系统、管理数字信息、营销数字化、产业数字化均会迎来大发展。

第二、知识付费完成消费教育

      28天完成消费使用习惯的养成,疫情使得超过亿计的白领在家中参与视频学习,数亿的学生参加网课学习,完成了在线教育的学习习惯的教育养成。未来知识付费的教育、学习体系必将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动能,本次疫情最大的受益行业。

第三、灵活就业成为可能

      疫情期间,居家办公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,大家发现其实居家办公至少可以替代部分现场办公需要。本次疫情改变了公众的工作模式,工作习惯,围绕灵活办公与就业的商业模式将会产生。

第四、大健康产业将持续快速增长

      一是经历了2003/2020年两次大型公共卫生事件,大家会对健康、锻炼投入加大,大健康、体育锻炼等行业将持续增长。二是公共卫生补短板会加大投入,特别是各级医疗机构的投入中央财政会持续加大。

第五、线上销售落地到产业级加速

      线上销售将从头部企业三家垄断向产业级落地转变。一是各类企业将会加大线上销售布局,防止类似疫情情况出现而使自身陷入被动。二是传统线下零售企业也将布局线上销售,如家乐福等商业机构肯定会积极布局线上销售,充分挖掘会员销售潜能,打通配送到居民手中的通路。三是各大产业将基于人工智能、物联网加快大数据积累,特别是类似工业智能化设备与相关场景运用、消费类电子产品应用(大健康监控电子、自动驾驶等)、消费类产品级场景化应用方面,会员黏性与会员营销将成为聚客消费手段,更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,这个方向的产业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将会较多。

      受到相关影响,由于消费习惯、办公模式、产业升级等影响,我们认为酒店住宿、商业写字楼、商业地产、传统制造、线下教育将会加速下滑,相关业态需要重新评估。

 

      伴随疫情的逐步结束,鼎帷不再撰写疫情文章,将陆续推出其他类别文章,敬请期待。

 

30cm

更多热点文章,欢迎关注公众号“鼎帷咨询”!

鼎帷大健康研究院

更多文章